繁體中文
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作品 > 详细内容
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阅读次数:3069  字体大小: 【】 【】【


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刘金亮
[转载]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新四军老战士闫成贵,1927年生,1940年参加革命,从士兵到将军,戎马生涯40多年,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为中华民族的解放,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人民军队建设作出了贡献。

1984年闫成贵从某部离休,被聘为上海百老德育讲师团名誉团长。他以一个普通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加关心下一代的成长活动,经常到学校、社区等基层单位宣传革命传统、宣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正能量;他口述历史,颂扬英雄,激励民众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作出贡献。他身临其境的动情讲演,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年人树立革命理想,并将其转化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芦苇荡里捉鬼子

1940年,只有14岁的闫成贵就立志要加入新四军。因为当时台儿庄大捷后,大批日军打进他的故乡江苏徐州。凡是日军经过之地,奸淫烧杀无恶不作,百姓生活民不聊生。闫成贵虽然没有正面与日军相遇,但乡邻间都传着鬼子的恶行。正值壮年的小伙子躲在家里不敢出门,一旦遇到日军就会被抓去修筑工事、碉堡,逃跑者当场击毙;年轻姑娘出门要在脸上抹上厚厚的锅灰,“那日子真的是没法过了,整天提心吊胆。大半夜经常能听见炸响的炮火声。”闫老微微扬起头,回忆当时情景时不禁紧锁眉头。

战争爆发后学堂也不开学了,一直听乡邻说起八路军、新四军打鬼子的事,时年14岁的闫成贵决定参军报国。母亲为他准备了煎饼当干粮,临走前母亲泪流满面,满是不舍,拉着闫成贵的手一直说:“你还这么小就参军,可让我怎么办?”

虽然内心不舍,但闫成贵还是与比自己大两三岁的小伙伴,一行五人一起上路,饿了吃点煎饼咸菜,困了就睡在老百姓的屋檐下,风餐露宿整整走了四天四夜,终于找到了大部队,成为了华东野战军一纵队的新四军战士。

刚进部队,闫成贵个子长得也不高,指导员觉得他年纪太小,对他说:“部队是要打仗,要能闫成贵的战火记忆吃苦的。”闫成贵人小志气不小,大声回答:“我来参军就是为了打鬼子的,有志气的青年都应该上战场打鬼子保家卫国!”声音铿锵有力。最终,他被安排到政治部管理科担任勤务员的工作,并发给他两枚手榴弹嘱咐他随身携带,一颗用来遇到敌人时自卫,另一颗则用来被俘时自杀。至1943年,闫成贵又接连担任了政治部通信员和执法员。

闫成贵所在的是预备部队,虽然不是一线战斗部队,但他也随时准备上战场,“如果遇到紧急情况,我们就会替补上一线。”车桥战役的胜利至今给他留下难以磨灭的记忆。闫成贵当时身处距离战地两三百尺树林的临时工事里,而战友们采取了“围点打援”的战术,围住一部分敌军,以之为诱饵吸引其他地方的敌人增援,并埋伏在援军行进的路上打伏击,被打散的日军到处逃窜,纷纷奔向水里和芦苇荡中。“鬼子以为他们藏在芦苇荡里就没事了,但他们没想到芦苇荡里的污泥多,又松软,还没跑几步军靴就全陷在了泥里,怎么都拔不出来,只能乖乖被俘。”而奔向水中的日军跳进水里,仰面只露出个鼻子呼吸,掩耳盗铃以为不会被发现,最后一个个都在拿着枪的新四军战士的厉声震慑下缴械投降。

只花了一天一夜,战友们就消灭了日军一个中队的兵力。“胜利后大家都很振奋,新四军不是‘游而不击’,而是能打胜仗。大家作战情绪高昂,还都嚷嚷着要再接再厉继续打胜仗。”

1945年8月15日的晚上,闫成贵跟着部队在四明山,晚上战士们借住在老百姓的家中准备就寝。刚躺下没多久,突然听到外头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连部通信员大声喊着:“同志们,日本鬼子投降了!”闫成贵和战友们一听“噌”地跳起来,连衣服都来不及穿,披在身上就急急忙忙跑出了屋,把通信员团团围住。“你小子说的是真是假!”“你可别骗人,不然我揍你!”“真的真的是真的,小日本今天向全国广播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的诏书,咱们赢了!”

一阵欢呼后,指导员要求先睡觉,第二天出发进上海。战士们躺在床上,兴奋得久久不能入睡,闫成贵更是一夜没睡,各种思绪袭来,“抗战胜利我激动,另外也开始想家了。从我参军到抗战胜利我一直都没和家里人联系过,也没找过他们,知道抗战胜利后非常想回家,想回家看看他们。”闫老回忆说。

经历了多次战役的闫成贵回想起那炮火连天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那时候要保护家人,要好好活,要保卫国家就必须参军打鬼子。”中国人民不甘于被外国侵略,不愿向侵略者低头认输,吃了多少苦流了多少血泪才换来了今天的和平盛世,如今闫成贵坐在挂满自己墨宝的书房里,向记者表示,自己现在已经90岁了,如今这日子多美好,“我每天一定要用力活,好好活。”

[转载]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上海解放后,闫成贵和战友们在一起

战争对于他们这代人来说太熟悉了,他们的青春献给了战场,然而对于如今生在和平年代的青少年来说,战争的残酷似乎很遥远,“现在的青少年在听闻那时候的故事后都不相信,战争中的艰苦他们可能也很难体会。”但闫成贵觉得,世界归根结底是青年人的,青年不能忘记过去,忘却历史,更要发扬抗战精神,“要不怕苦不怕累,不怕敌人强。他们强,我们要比他们还要强。将护国爱国报国的优秀精神传承,强我中华。”

“瓷器店里打老鼠”

1949年5月10日,我们的部队集中在浙江震泽。当时我在华野二十军五十八师炮兵连。这一天,军长刘飞来到基层作战部队,亲自为大家作动员。这个时候,我们才知道,下一个战斗目标,就是大上海。

刘军长在动员会上告诉大家,为了最大限度地把一个完整的上海还给人民,我们要严格按照陈老总的指示,“瓷器店里打老鼠”,攻克上海,不能打炮,主要用枪、炸药和手榴弹。

“瓷器店里打老鼠”这一生动比喻,日后传遍了大江南北。但是说实话,当时部队上对这个要求是有想法的。因为只用轻型武器,势必会增加部队伤亡。在一些战士的心目中,外滩的那些高楼大厦,都是资本家的东西,炸就炸了,有什么可惜的呢?军长给大家做思想工作:你们不要觉得那些东西是资本家的。一砖一瓦把它们修起来的,这些高楼大厦不还是我们老百姓的吗?解放上海,就是要把这些东西从资本家手中夺回来,还给咱们老百姓,我们怎么能让它有损坏呢?大家这才慢慢地想通了。

“炮兵不能用炮,我也从炮兵连转到其他连队。5月12日,我们军从松江进入上海,前面的战斗都很顺利,但是打到老北站的时候遇到了麻烦。敌军一个营占领了一栋楼房,居高临下四面射击,我们又不能用重武器,很难突破。怎么办?一位叫陶妙根的连长站了出来。他是上海人,当过泥瓦匠,熟悉这边的房屋结构。于是,他带着一个班,钻进了附近的弄堂,爬到屋顶上,绕来绕去,最后绕到了另外一栋高楼上,一下子扭转了战斗形势。敌军做梦都没想到,解放军会从天而降,忽然出现在他们的上方。几轮激战后,这批敌军被顺利歼灭。因为严格遵守了作战规定,军部还为此开了个小小的庆功会。

这位陶妙根,后来还想出了很多巧妙的办法,比如“窨井盖旁建临时厕所”等,解决了解放军在大上海遇到的一系列难题。

[转载]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闫成贵(前排右一)参加百老团宣讲活动

此时,浦东地区战斗激烈,五十八师抽调了一七二团前往周浦、南桥一带参加作战。该团是师里的主力团,也是红军团队,曾经在东进开辟苏中根据地作战中立了头功,打仗非常厉害。但在浦东,他们打得异常艰苦。当时国民党部队主要是缩在碉堡里面负隅顽抗,我们只能用炸药一个碉堡一个碉堡地拿下来。这个团成立了一个突击班,专门炸碉堡,伤亡惨重。我不是一七二团的,没能去浦东作战。但那个突击班的很多战士我都认识,没想到过江前与他们的分别,竟成永别。

5月27日,上海终于解放了。我跟部队一起从南京路上走过,那番热闹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么多高楼大厦,那么多欢迎人群,我们差点走错了路。那时,我们才真正明白了“把一个完整的上海还给人民”的含义。

我觉得,只有从人民利益出发的党,才会做出这样慎重的选择。我从14岁参加新四军开始,逐渐明白了这一点。我参军后,党给我上的第一节课就是: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听了教导员的叙述以后,我一下子开窍了,穷人并不是天生就应该穷,不打倒、不推翻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百姓是活不下去的。全中国只有共产党这样的党,才会为穷苦的百姓指出一条明路。也是从那时起,我下定了决心,一辈子都要跟着党走。16岁那年,我因为表现良好,破格成为一名候补党员,两年后正式成为共产党员,开始了我40多年的戎马生涯。

今年是建党95周年。回想起解放上海的历程,我十分感慨。为了一个完整的上海,为了新中国的成立,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那么多的战友贡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而且就牺牲在胜利的前夜。没有他们昨天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作为一个战争的幸存者,我向他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希望告诉后来者,他们是应当永远被铭记的英雄。

英雄血洒长津湖

2015年7月2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主办的“纪念朝鲜战争停战62周年---聚忆•圆梦”活动,在上海永福园志愿军纪念广场举行。驻沪部队老将军、老战士、社会各界近300人出席活动。老战士闫成贵将他创作的书画作品《铭记历史·纪念和平》捐赠给志愿军纪念馆。

闫成贵回忆说,1950年10月19日,抗美援朝,志愿军跨过鸭绿江赴朝鲜前线。这场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冷战中的一场“热战”。抗美援朝中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当中,有军职干部3名,师职干部10余名,团职干部200多名。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

[转载]闫成贵的战火记忆

闫成贵参加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活动

闫成贵说,杨根思和我同在一个部队第二十军五十八师,杨根思家在江苏省泰兴县王官乡杨伙村,192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幼年当过地主家的“牛倌”、资本家的童工。他的祖父、父亲、母亲、哥哥先后被地主、资本家害死了,仇恨的种子深埋在心中。1944年杨根思参加新四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国内革命战争中就多次立功受奖,曾两次被评为战斗模范,荣获“爆破大王”、“华东一级人民英雄”、“华东三级人民英雄”等称号,并光荣地出席了1950年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同年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担任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八师一七二团三连连长。在1950年11月29日第二次战役中,杨根思奉命率领一个排的战士,坚守在长津湖地区下碣隅里外围制高点——小高岭。

小高岭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也是志愿军必守的要地。出发前,营长对杨根思说:“你们连守住了这个阵地,就打破了敌人的突围计划。要记住,你们三排不许敌人爬上小高岭,坚决把敌人消灭在小高岭阵地之前。”杨根思领受任务后带第三排战士出发了。

那天下着鹅毛大雪,西北风呼呼地叫,雪花直往脖子里钻。他们协同第六连很快拿下了小高岭,并对固守小高岭作了周密的部署。

11月29日拂晓,战斗打响了。美军集中空军、地面大炮对小高岭实施了猛烈急袭,炮弹一阵紧似一阵地落到阵地上,敌机空投了大量的凝固汽油弹,小高岭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大部分工事被破坏了,一些战士负了伤。杨根思立即组织战士利用弹坑作掩体,准备打击美军的冲击。几分钟后,黑压压的美军向小高岭冲上来。杨根思沉着镇静,当美军爬上岭,距离只有30米时,发出“打”的命令。重机枪立即向敌人射出一排排密集的子弹,一枚枚手榴弹准确地在敌人堆里爆炸。美军丢下一片尸体,溃逃下去。

美军第一次攻击被击退后,又调来8辆坦克和2个连的兵力,以更猛烈的炮火轰击小高岭。炮火延伸后,美军又发起第二次冲击。杨根思静等时机,当敌人离阵地很近的时候,首先扔出手榴弹,山上又响起了一阵手榴弹的爆炸声,这时,机枪、步枪一齐开火,打得前面的敌人抱头往回跑,后面的敌人仍不断地往上涌,一片混乱。杨根思乘机带领战士跳出工事,冲进敌人堆里,用刺刀、铁锹、石块同敌人拼杀,射击声、格斗声、喊杀声响成一片。美军很快动摇了,纷纷往山下溃退,进攻又一次被打退了。

美军连遭打击,仍不甘心,又以坦克引导步兵发起第三次攻击。杨根思看看隆隆开上来的坦克,决心先打掉它。他身先士卒,抱起炸药包准备冲击敌坦克,刚一跃出,被战士赵有新一把拉住:“连长,我去。”他抢过炸药包,直奔敌坦克。在部队火力掩护下,赵有新迅速接近坦克,敏捷地把炸药塞进坦克履带,一声巨响,领头的坦克在烟雾中不动了,其余坦克掉头就跑。美军第3次冲击又被打退了。

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杨根思利用战斗间隙,决定把队伍整理一下,抢修工事,补充弹药。没过多久,敌人又冲上来。杨根思率战士利用有利地形,连续打退美军的冲击。这时,阵地上只剩下6名战士了。杨根思接过营长姜子义带回来的纸条,上面写着:“亲爱的三连同志,你们是红军连队,要坚守小高岭,相信你们一定能守住。”他看完营长的信,面对战士坚定地说:“这个阵地不能丢,只要有我们的勇敢,就没有敌人的顽强。敌人凶,我们要凶过他;子弹拼光了拼枪托,拼断枪托再拼洋锹。决不能丢阵地,丢阵地就是丢脸。在美国强盗面前丢脸,是最可耻的。”战士们齐呼:“我们能守得住!”随后,他和大家举起右手,庄严宣誓:“我们活着就是为了消灭所有反动派。为了祖国,为了朝鲜人民,为了全人类解放,我们要守住这个阵地!”

美军又开始进攻了。美军在狂轰滥炸之后,黑压压的一片扑向小高岭。面对数倍于己、整营整营的美军,战士们毫不畏惧。杨根思沉着指挥,逐一与敌拼杀,又一次把敌人打退了。这时阵地上只有杨根思和重机枪排长两个人了,而且子弹打光了。杨根思对重机枪排长说:“武器不能落到敌人手里,你赶快带着重机枪撤下去。”

杨根思独立小高岭之巅,脱下军帽,拍去尘土,端正地戴在头上,极目远眺,缓步慢行,绕着小高岭巡视一周。他捡起可用的枪支和1包炸药放在身旁,隐蔽起来,两只眼睛紧盯着山下,监视敌人。这时,美军又开始向小高岭倾泻炮弹,发起了第9次攻击。在敌军蜂拥而上,爬近山顶的危急关头,杨根思毅然抱起仅有的1包炸药,拉燃导火索,冲向密集的敌群。随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他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杨根思用生命保住了阵地,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阻击任务。

1952年5月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追记特等功,追授他“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称号,他生前所在连被命名为“杨根思连”。英雄的家乡修建了“杨根思烈士事迹陈列馆”,纪念碑上刻着陈毅元帅的题词:“杨根思烈士碑”。1953年6月25日,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追授他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朝鲜政府还在长津湖畔修建了一座杨根思英雄纪念碑。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题词赞誉他是:“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子,国际主义的伟大战士,志愿军的模范指挥员。”

如今,第二十集团军军史馆耸立一座塑有杨根思怀抱炸药包冲向敌阵的英雄雕像。闫成贵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英雄不能忘记,历史要永远铭记!”


最新发布
热门信息

 

 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   版权所有